球友会平台-球友会平台(中国)
在线询盘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39-9199-8391 029-86696506 029-86696506
型    号:
品    牌:
手机号码:
联  系  人:
关闭
最新动态最新动态
联系我们联系我们
最新动态

最新动态

首页 > 最新动态 > 轴承知识 >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

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
发布时间:2025-09-12  

陈峰

(河钢邯钢线棒材厂)

摘 要:短应力线轧机是具备高强钢性、拆卸方便且操作简单等特点的轧机,因其投资小、重量轻、结构紧凑且操作灵活等特点,成为小型型材轧钢和棒材机组生产线的主流机型,备受各轧钢厂家青睐。而在短应力线轧机不断革新的背景下,其轴承装配质量已成轧钢生产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,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轴承装配相关事宜。文章在阐述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及轴承结构的基础上,介绍了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,并分析了短应力轧机轴承事故原因及处理,以供参考与借鉴。 

关键词:短应力线轧机;轴承;装配;事故应对

短应力线轧机重量轻、整体刚度高、弹性变形小、成材率高、安装调整及操作维护简单便捷,故而备受轧钢厂家青睐,逐步占据市场中更高的份额。高速重载恶劣工况中,轧机轴承失效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,轧机在线运行中轴承状态大幅降低,使用寿命也会缩短。高速线棒材组轧机轴承中,在确保装配质量达标的前提下,采取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等措施,当轴承部位有异常出现后,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轴承更换,即可减少轴承事故引起的损失。文章通过研究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,能提升短应力线轧机应用价值,助力轧钢厂生产稳定性及产量的提升。

1、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及轴承结构

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包含:①轧机底座由在线固定与随轧机吊运移动的两部分组成,彼此间的配合建立在滑板的基础上,液压锁紧与横移换槽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及效率;②液压压下,能够更精确、高效地控制料型,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[1];③轧机在线运行中,通过弹性组拟题平衡装置的应用,可提供料型稳定性方面的保障,在轧机弹跳问题方面也能产生良好的控制作用。

短应力线轧机轴承是以内圈与外圈、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的滚动轴承,其中内外圈间有诸多滚动体的配置,在保持架的作用下使彼此间维持适宜的距离,内圈安装部位以轧辊辊颈为主,转动一致于轧辊。轴承常见结构见图1。

轴承载荷承载体是套圈(即内、外圈)与滚动体间的接触面,亦有“滚道面”的别称。从形状方面来看,滚动体包含球与滚子两种,其中滚子形状诸多,如球面滚子、圆锥滚子、滚针等。保持架的应用,能保证轴承圆周 方向上精准分布滚动体,避免安装中出现散落的情况。处于工作状态的保持架,从理论层面而言不会承受载荷外力。 

2、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

2.1 轧机轴承尺寸配合

表1和表2是在参考热轧轧机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轧机轴承座腔体、轧辊辊颈与轴承的配合尺寸数据情况。

2.2 轴承游隙

轴承运行中结构形式、润滑方式、转速、配合面粗糙度、承载负荷、轴承装配过盈配合量等,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径向游隙大小。所以,需要从实际工况条件出发,综合各类因素精准选择,突出合理性。

2.3 轴承安装

①安装轴承时,提前测量包含轴承腔体尺寸精度在内的各项关键尺寸,轴承座内孔倒角毛刺需清理干净,若有必要还需对接触面粗糙度检查[2];②安装轴承外圈时,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压力机的应用缓慢 向轴承座压入,若不具备条件可选择铜锤轻击圆周安装,完成安装后不得使用铁锤等大力敲击;③安装内圈时,通常是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或油加热后(加热温度多以90~100℃为主,最高为120℃),迅速装至轴径上,消除内圈回缩不彻底情况的可能性。电磁感应加热中,为避免杂质被磁性吸附进入轴承,需在加热设备上进行消磁装置的配置;④安装预加热轴承内套时,轴承的组合配装应在温度降为室温时进行,以免轴承游隙偏小,轴承因强力装配出现损伤。

3、短应力线轧机轴承事故及处理 

3.1 四列圆柱滚子轴承

通过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极限转速、径向承载负荷性能相当可观,但面对轴向力却无法承受。此类型轴承主要包含FC、FCD和FCDP三种型号的结构形式。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时,应以轧机结构形式为根据,在考虑轧制料型受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,对轧制力分布更科学、合理的轴承结构形式展开分析[3]。同时,应对拆卸是否方便、更换使用中检查确认是否便利等予以关注。表3为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常见结构。

轧机操作则是承受轴向推力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,能够承受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小负荷径向力,用于轧辊轴向位移的限制,避免生产中有轴向窜动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轧件异常变形。

3.2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

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是轧机中承担轴向推力的主体,承担的径向力限额一定,轧机轴向调整中通过对轧辊轴向位移进行固定,避免发生“窜动”的情况。该轴承安装便利,无需调整轴向游隙。以现场安装需要为根据,该轴承形式包含两种,即双半内圈和 双半外圈。

3.3 轧机轴承失效形式与改进

调整轧机工况条件后,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滚动体与套圈接触面有交变载荷(不断作用)产生,不同轧件 轧制时难免出现不一致的变形抗力,且会带给轧机轴承不同的受力,从而频频引发轴承异常受力情况,轴承也因此失效。具体失效形式、原因及应对措施为:

①内圈纵裂。可能是装配过盈量不适宜,特别是截面厚度不超过12mm的内圈,过大的过盈会引起内圈轴向开裂;润滑不佳引起缺油从而烧坏;材料有内应力存在。处理时,通过精准控制过盈配合,确保轧辊辊颈直径精度与粗糙度事宜;妥善处理润滑工作,加大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控制力度;

②外圈碎裂。可能是轴承座未能高度匹配轴承外径;轧制力过大;轴承面临的冲击荷载不正常;密封受损造成润滑去进入异物[4]。处理时,检查轴承腔体磨损情况及尺寸,必要时更换轴承座;合理控制压下量,降 低轧制力,提高轧制力均衡性;单道受力时,规范轧制工艺标准,降低轧辊压力;检查油品纯洁度与密封完整性;

③滚动体碎裂。可能是表面疲劳、剥落;材料质量不达标或热处理不到位;超负荷轧制力存在较大冲击。处理时,可定期检查更换;严格把控材料与热处理质量;核定轧制负荷选择轴承,赋予轧辊更高的刚性。 

3.4 保持架断齿原因及处理

四列圆柱滚子轴承中,保持架作用主要体现在等分滚动体,引导内圈及外圈滚道上的滚动体维持正常运转。保持架不承载轧制时引起径向、轴向载荷,属于被动运转零件,凭借运转的滚动体被动运行。但由于保持架断裂引起现场轴承烧损的情况较多,其原因包含:长时间超寿命使用,进一步扩大滚动体直径与保持架兜孔间的间隙,而扩大的间隙会使高速运转中的轴承出现超范围倾斜,运转的滚动体在倾斜后,经过轴承承载区时与外圈挡边间会出现有害摩擦,且引起异常的力矩与震动载荷并向保持架传递,保持架此时会出现变形或断齿等故障;外界异物侵入,特别是对应第一列滚动体的保持架(靠辊身侧)外界杂质侵入最先。如果侵入了硬质颗粒物,滚动体与保持架间会出现异常磨损、受力,甚至引起滚动体旋转受阻的情况,导致纯滑动摩擦,从而造成断齿及轴承抱死事故;保持架铆钉脱落;滚道局部卡阻引起保持架断裂;保持架由于滚动体破裂挤压而卡死或断裂;保持架变形,冲击力大。处理时,需检查兜孔与滚动体的间隙,轴承使用时间较长需及时更换;优化滚动体与保持架配合,确保保持架与滚动体的强度;增加滚动体凸度值,避免滚动体与外圈承载区边缘集中应力;检查密封圈唇口是否出现硬化破损,严密处理轴承腔体密封,避免轴承内部侵入外界异物杂质;保证轴承安装正确,重视铆钉质量的改进;严 格落实日常在线点检作业,当有隐患出现时迅速停车下线处理;使轧件带给轴承的冲击降低,均衡轧制力。 

3.5 烧轴承事故原因及处理

外螺纹套彼此间出现过紧的螺纹连接,或装配中彼此间的间隙与要求的装配尺寸不符合,调整轴向时消除该间隙后,会造成止推轴承轴向间隙消失,出现超出一定范围的预紧力时,轴承外圈轴向移动引起游隙、 间隙彻底消除,滚道中的止推轴承棍子可能出现轻微位移。该状态下,轴向力较大且均衡性不足,轧辊会出现高速运转,快速升温,受热后的轴承会引起机体膨胀变形的情况,挤压滚子,同时消除其与轴承外圈间的润滑油,此时会有干摩擦的情况出现,进一步升高温度,止推轴承也因此出现烧损失效的事故。同时,轴向游隙没有异常情况出现时,可能是润滑不足引起的事故,或中间管线分配器或油路故障引起,或设备本身油路不通畅引起。

在处理此类事故时,可拆除操作侧相关零件并重新装配,结合扭力矩扳手对外螺纹套彼此间连接的螺钉紧固,确保存在于止推轴承间的轴向游隙适当。控制间隙间预留适当的装配尺寸,调整上辊系轴向时可保证有尺寸余量存在于两个方向。上述问题处理后,用润滑脂均匀涂抹,并安装轧机至生产线上,持续一段时间使用后如果依旧出现升温迅速且烧损的情况,可断开分配器至油点管路,对分配器出口供油正常与否进行检查[5]

设备本身油路检查中,如果外螺纹套外侧有润滑脂,止推轴承与内侧配合面欠缺润滑脂,此时需对各零部件仔细检查,如果是外螺纹套润滑油孔处于内侧引起的,因此类构件加工难度较高,厂商通常是从外部齿面钻通至内部,难免会出现润滑脂溢出的情况,进入止推轴承内的油量大幅缩减,引起工作中无润滑的情况从而导致轴承烧损。当该问题发生并发现后,应当立即在 钻通孔口点攻丝,并结合紧定螺钉封堵。 

3.6止推轴承失效原因及处理

①日常维护工作开展中,需要针对润滑油(脂)定期检查,观察每个润滑点是否注入润滑油(脂)。同时,检查润滑油(脂)有无变质现象产生,若有则需及时进行更换。或从更改润滑方式入手,同样能为轴承提供良好的使用工况条件。

②装配轧机时,参考装配尺寸组装轧机部件,突出合理性、规范性,确保各轴承径向或轴向游隙适当。

③定期拆卸轴承相关部件进行铁屑及杂质的清理,避 免轴承内进入杂质。

④定期进行密封圈的更换,避免轴承内进入冷却水导致润滑脂出现变质乳化的情况。

⑤立足于设计角度,对轴承受力工况展开综合考虑,调整轴承座结构或对整个装配形式,保证轴承受力不超出限定范围,以此促进轴承使用寿命的延长。

轴承失效形式不仅包含上述几种,同时也涉及装配不当引起轴承卡死、疲劳点蚀、内圈涨破和外圈挤裂、润滑不良等。除疲劳点蚀外,通过装配操作中的控制能够消除其余失效形式。轴承装配是一项精密度极高的作业工序,在保证安装尺寸精度的同时也要精细化装配,使轴承能够保持更长的使用时间,降低或规避轴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。

4、结语

综上所述,轧钢技术发展迅猛,国内高速线棒材及优棒线材机组无需过多投资,且具备见效快等诸多优势,呈现出日益增多的投产机组发展趋势。短应力线轧机面临着更强刚性、更高速度等的自动化与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,亟需做好短应力线轧机轴承结构的改进。通过优化控制短应力线轧机轴承,提高轴承质量,减少轴承事故发生概率,能确保短应力线轧机运行稳定性,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。

参考文献:

[1]赵启会.短应力轧机轴承座加工工艺改进[J].内燃机与配件,2018,(8)

[2]王红军,侯强,郗雄涛.线棒短应力线轧机轴承油气润滑探讨[J].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,2020,(4)

[3]徐增庆,韩海生.型钢短应力轧机性能提升优化分析[J].机电信息,2022,(16)

[4]卢永清,陈文勇,范海彬.短应力轧机故障原因分析及再制造技术的应用[J].北方钒钛,2018,(4)

[5]王银兵.短应力轧机装配精度及维修探析[J].中国机械, 2021,(13)

来源:《冶金与材料》

(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)

球友会平台(中国)
  • 球友会平台(中国)
  • 电话:029-86696506
  • 传真:029-89503160
  • 企业邮箱:sales@yw-brg.com
  • 地址: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自贸区
陕西移动端

陕西移动端

陕西公众号

陕西公众号

上海移动端

上海移动端

上海公众号

上海公众号

WebTongji